SGRA新闻(中文)
-
第 72 届 SGRA 论坛第 8 届日本・中国・韩国国史对话的可能性「20 世纪的战争・殖民统治与和解的历史叙述―教育・媒介・研究」
如下所示,第8届日本・中国・韩国国史对话的可能性会议将于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想参加此次会议的人员,请提前登录报名。 Webinar网络会议不开启听众的摄像头和麦克风,请大家自由参加。 大会议题:「20 世纪的战争・殖民统治与和解的历史叙述―教育・媒介・研究」 日期:2023 年 8 月 8 日(周二)8:00~16:50、 9 日(周三)8:00~11:50(中国时间) 会场: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部(14 号馆)8 楼 + 线上(Zoom Webinar) 语 言: 论坛配日中韩同声传译 主办方:日本・中国・韩国国史对话的可能性组织委员会 协办方:渥美国际交流财团关口全球研究会(SGRA) 协办方:早稻田大学先端社会科学研究所・东亚国际关系研究所 赞助:高桥产业经济研究财团 ※报名参加(入场费:免费) 联系我们:SGRA事务所([email protected]、+81-(0)3-3943-7612) ■举办主旨 “国史对话”于 2016 年开始举办,旨在加深中日韩“国史”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为搭建知识平台,克服横亘在三国之间的历史认识问题提供思考。 东亚历史问题的起因,通常被认为是源自对 20 世纪的战争与殖民统治的不同认知。但是,正如公开发表的日韩、中日历史共同研究报告书所示,尽管对于个别历史事实的解释存在差异,但在 20世纪东亚历史的基本认识上并无重大不一致之处。尽管如此,东亚国际关系仍时常因为历史问题产生纷争,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对对方“历史认识”的认识不足。 战后的东亚经历了冷战、和解、日本主导的经济合作、中国的崛起等众多局面与复杂变动。各国在各自的政治、社会环境中,基于本国史的脉络形成了各自的历史观,并普及到国民中去。战后各国的历史观是在半封闭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对于各国的历史认识的形成过程、内在逻辑、与政治的关系、向国民普及的过程等的相关信息,尚未在东亚历史学家之间共享。有关历史认识的对立,与上述信息的缺失密切相关。 各国国民对于 20 世纪的战争与殖民统治的历史认识,是在国家历史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历史学家的研究与成果公布、媒介、文化与艺术等复杂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众所周知,历史学家的研究与国家历史观在保持紧张关系的同时,对学校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本届对话的主题之一便是历史学家在战后是如何从事历史研究的。战后东亚各国的政治发生巨变,使得历史学家的历史研究与历史认识也产生了激烈的动摇。而追踪历史学家的研究及其成果公布的轨迹,可以说是确认各国历史认识形成过程的有效手段。 电影与电视等媒介也在国民历史认识的形成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战后,各国从各自的历史观出发创作了众多与战争,殖民地相关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对国民的历史认识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此外,在展开媒体交流的过程中,各国合作创作了众多电影与电视剧。各国国民通过观赏这些作品间接参与了历史对话。各国的文化、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了历史认识?这是另一个想要确认的问题。 当围绕历史认识的国家之间的对立发生时,关注点多在如何指出对方的历史解释与历史认识中的问题点。但由本国国内发生的政治、社会变动所诱发的历史认识的对立其实更多。认识对方的历史认识的过程,可以说也是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认识的机会。从该观点出发,第 8 届国史对话期待能进一步深化一直以来的对话。 ■会议流程 8月8日(周二) 【第1场 主持人:村 和明】 开幕致辞:刘 杰(早稻田大学) 主旨说明:三谷 博(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第2 场 副主题:教育 主持人:南 基正】 报告: 金 泰雄(首尔大学) 解放后韩国知识界的去殖民话语及历史叙事架构的变化 唐 小兵(华东师范大学) 历史记忆的战争与历史书写的伦理——有关 20 世纪中期中国的“历史之战” 盐出浩之(京都大学) 日本的历史教育如何讲述战争与殖民统治——基于教科书与教育现场的思考 【第3场 副主题:媒介 主持人:李 恩民】 报告: 江 沛(南开大学) 自保、爱国与屈从:一个伪满“合作者”的心态探微 福间良明(立命馆大学) 战后日本的媒介文化与“战争叙事”的变迁 李 基勋(延世大学) 现代韩国媒体的殖民地,战争经验形象化及其影响——以电影、电视剧为中心 【第4场 副主题:研究 主持人:宋 志勇】 报告: 安冈健一(大阪大学) “我”的历史,“我们”的历史——以色川大吉的“本人史”论为线索 梁 知惠(东北亚历史财团) 在“发展”之外,书写新的历史的可能性:韩国殖民地时期经济史研究的方向 陈 红民(浙江大学) 民国时期中国人对“日本军阀”的认知 论点整理: 刘 杰(早稻田大学) 8月9日(周三) 【第 5 场・第 6 场:全体讨论(指定讨论) 主持人:彭 浩、郑 淳一 】 讲在讨论开始之前: 三谷 博(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全体讨论: 指定讨论者(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平山 升(神奈川大学、日本) 金 澔(首尔大学、韩国) 金 宪柱(国立韩巴大学、韩国) 史 博公(中国传媒大学、中国) 吉井文美(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日本) 袁 庆丰(中国传媒大学、中国) 张 晓刚(长春师范大学、中国) 闭幕致辞: 赵 珖(高丽大学名誉教授) ※同声传译 中文⇔日语:丁 莉(北京大学)、宋 刚(北京外国语大学) 日语⇔韩语:李 惠利(韩国外国语大学)、安 暎姬(韩国外国语大学) 中文⇔韩语:金 丹实(自由职业)、朴 贤(京都大学) ※会议及资料详情,请参照以下链接。 ・会议概要 ・会议资料 -
欢迎参加第70届SGRA论坛「共议木结构古建筑的修复与保护」
如下所示,第70届SGRA论坛「共议木结构古建筑的修复与保护」会议将于线上(Zoom Webinar)举行。想参加此次会议的人员,请提前登录报名。 Webinar网络会议不开启听众的摄像头和麦克风,请大家自由参加。 大会议题:「共议木结构古建筑的修复与保护」 日 期: 2023年2月18日(周六)12:00~15:00(中国时间) 方 法: 网络会议(Zoom Webinar) 语 言: 论坛配日中韩同声传译 ※报名参加 联系我们:SGRA事务所([email protected]、+81-(0)3-3943-7612) ■论坛主旨 东亚各国都属于不同于西洋文化遗产形态的木结构建筑文化体系。第70届SGRA论坛,通过特别邀请日本资深古建修复技术专家从金峯山寺二王门古建筑保护维修现场直播讲解日本古建筑修理方法,加之中韩欧三地专家与一般民众代表进行评论,以及参会者直接提问质疑的方式,为大家提供一个专家与一般民众一起探讨木结构建筑修复与保护方法的对话平台。 希望可以通过本次的讨论,一来为大家提供一个了解东亚各国木结构古建筑的修复方法与保护现状的机会,同时也希望能进一步推进文物保护专家与一般民众之间对古建筑修复与保护工作的相互理解。 衷心感谢为举办本次论坛提供大力支持的金峯山寺与奈良县文化财保护事务所。 ■论坛内容(以下时间为中国时间) 总主持人 李 晖 (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 准研究员/SGRA) 12:00 论坛主旨、参加者介绍 12:10 开幕致辞 五條良知(金峯山寺 管长) 12:15 话题提供 竹口泰生(日本奈良县文化财保存事务所金峯山寺出张所 主任) [讨论] 主持人: 金 玟淑 (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 民间等共同研究员/SGRA) 13:20 韩国专家评论 ――――― 姜 璿慧(韩国传统建筑修理技术振兴财团 企划行政团队负责人) 13:35 中国专家评论 ――――― 永 昕群(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研究馆员) 13:50 欧洲专家评论 ――――― Alejandro Martínez(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 助教) 14:05 一般市民评论 ――――― Vroni F. Shiohara(BMW GROUP Japan/SGRA) 14:20 观众提问答疑(通过ZOOM Q&A功能) ※同声传译:日语⇔中文:丁 莉(北京大学)、宋 刚(北京外国语大学/SGRA) 日语⇔韩语:李 惠利(韩国外国语大学)、安 暎姬(韩国外国语大学) 中文⇔韩语:朴 贤(京都大学)、金 惠兰(自由职业者) 日文网页 韩语网页 -
欢迎参加第16届SGRA中国论坛“‘现代’之冲击与百年亚洲:异中有同、嬗变而流转之全球化”
SGRA中国论坛将通过在线(Zoom)形式进行。参会者无需打开摄像头和话筒即可参加本次在线论坛,欢迎踊跃报名。参会需事先网上注册。 题目:“‘现代’之冲击与百年亚洲:异中有同、嬗变而流转之全球化” 时间: 2022年11月19日(周六)北京时间下午3点~5点(东京时间下午4点~6点) 形式: Zoom Webinar | 日中同声传译 共同主办: 渥美国际交流财团关口全球研究会(SGRA) 北京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 清华东亚文化讲座 后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赞助:鹿岛建设(中国)有限公司 ※参会报名 咨询:SGRA事务局([email protected] +81-(0)3-3943-7612) ■论坛主旨 去年的论坛山室信一老师(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以『アジアの思想史脈―空間思想学の試み』(人文書院,2017 年。徐静波译《亚洲的思想史脉——空间思想学的尝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计划于近期出版)以及《走向摩登语的世界——通过流行语探索近现代》(岩波新书,2021年)等专著为线索进行了题为《亚细亚(ASIA)如何被构建,摩登(MODERN)造就怎样的变化?》的演讲。作为续篇,本次论坛将对上次提出的空间理论、时间理论、性别理论中的理论转向的具体出现进行思考,并探讨其对生活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冲击,以及其是如何与我们现在的时空感觉、身体感受性、伦理规范等相通的等问题。 ■论坛内容 【大会主持】孙 建军(北京大学日本语言文化系/SGRA) 【开幕致辞】今西淳子(渥美国际交流财团/SGRA) 【致辞】野田昭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演讲】山室信一(京都大学名誉教授) 《“现代”之冲击与百年亚洲:异中有同、嬗变而流转之全球化》 【讨论】 主持:林 少阳(澳门大学历史系/SGRA/清华东亚文化讲座) 讨论: 陈 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高 华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山室信一(京都大学名誉教授) 【闭幕致辞】刘 晓峰(清华东亚文化讲座/清华大学历史系) 〇同声传译(日语⇔汉语):丁莉(北京大学)、宋刚(北京外国语大学/SGRA) ■主讲人寄语 本演讲作为上次论坛的续篇,将通过具体事例对“近代与现代两个‘Modern’”在亚洲这个空间中带来何种冲击,以及其产生了什么样的时间理论转向与性别理论转向等问题进行思考。 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对于现在的我们习以为常的一般常识,在当时并非被当做理所当然而被自然接纳,它们通常伴随着日常生活中的举止、装扮、感受性、伦理规范等多重剧变,对此需予以关注。 与此同时,在应对欧美的过程中中国、韩国、日本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对抗与启发所引发的平准化、类同化和固有化的有趣现象也不容忽视。 事实上,此现象的出现本身也可以说是能对亚洲这一时间与空间抱持共同归属感的重要原因所在。 在这种“现代”的冲击中,男女性/别差异问题可以视作是现在的我们所直面的一个思想课题。在我视作“摩登语的世界”的一百年前的时间与空间中,给我带来最大冲击的便是与如何看待性/别差异与性爱、性美等相关的问题的勃发,是将之融入生活世界,还是将之视作异常或风俗败坏等而进行排斥,出现了立场完全相反的应对。但与此同时,在近代被否定的异性装扮却作为广受欢迎的新风格而成为了现代的标志。 在此出现了现代与反现代、先锋派与原始主义等完全相反的前沿共存的状况。这种混沌交融的气象是由照片、电影、唱片等当时普及开来的新媒体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所带来的。这些新媒体通过蒙太奇、快速拍摄、透视等手法将空间理论转向与时间理论转向进行接合,从这一人类史的视角来看,它们开创了划时代的新局面。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形态变化之后,我们的时间感与空间感以及对性/别差异的感知都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 通过对如此产生的变化是否以及如何与我们现在的生活世界存在关联的相关讨论,我想在一百年的时间跨度内探讨对于亚洲而言“现代”、全球化以及美国主义究竟为何这个问题。 最后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希望可以重新思考“思词学”这一视角所持有的意义,还请各位畅所欲言,不吝批评指正。 ※论坛的详细内容请参考以下链接: 汉语版 日语版 -
第69届SGRA论坛 第7届日本・中国・韩国国史对话的可能性 「“历史大众化”与东亚历史学」
如下所示,第7届日本・中国・韩国国史对话的可能性会议将于线上(Zoom Webinar)举行。想参加此次会议的人员,请提前登录报名。 Webinar网络会议不开启听众的摄像头和麦克风,请大家自由参加。 大会议题:「“历史大众化”与东亚历史学」 日 期: 2022年8月6日(周六)下午1:00~下午4:00(北京时间) 方 法: 网络会议(Zoom Webinar) 语 言: 论坛配日中韩同声传译 主办方: 渥美国际交流财团关口全球研究会(SGRA) ※报名参加 联系我们:SGRA事务所([email protected]、+81-(0)3-3943-7612) ■举办主旨 在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国史对话”尝试以线上方式举办研讨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鉴于目前改善活动的举办环境尚难以实现的现实,本次论坛继续以深化一直以来的与会者之间的对话为侧重进行了本次策划。 围绕各国历史学的现状,国史研究者们就各自所怀学术困扰进行交流,分享各自对各国现状的认知与理解,以期为今后的持续性对话打下基础,是本次论坛的一大目的。研究者们目前所面临的学术困扰体现在多个方面,本次论坛将会有所侧重。在各国社会形势持续变化、各种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媒体急速发展的背景下,为应对新的需求而出现了历史相关叙述以多种形式持续增殖的现象,但国史专家们的声音却并未传达到关心历史问题的人们那里,并且现在的历史学无法完全应对这个问题,本次论坛试图将这个危机意识设定为具体的讨论议题。 虽处在相同的背景下,但因各国社会发展变化的情况各不相同,具体状况自然多种多样,我们暂且将这种现状认识统称作“历史大众化”,在此基础上请各国研究者就本国现状进行报告,力图将本论坛打造成为各位研究者开诚布公地交流各自学术困扰,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的平台。 为促进对话顺利进行,会议安排了中日、日韩、中韩语言的同声传译。会议举办后,我们会编辑演讲集(SGRA报告),并通过电子杂志的方式广向社会推送与会者的文章。 ■问题提出 韩 成敏(高丽大学) 「一起聊聊 “历史大众化”」 ■会议流程 第1场(13:00-14:20) 总主持人: 李 恩民(樱美林大学) 【举办主旨】 彭 浩(大阪公立大学) 【问题提出】韩 成敏(高丽大学)「一起聊聊 “历史大众化”」 【指定讨论】 中国:郑 洁西(温州大学) 日本:村 和明(东京大学) 韩国:沈 哲基(延世大学) 第2场(14:30-15:45) 主持人:南 基正(首尔大学) 【论点整理】刘 杰(早稻田大学) 【自由讨论】成员(国史对话项目参与者) 平山 升(神奈川大学)、毛 立坤(南开大学)、金 澔(首尔大学)、佐藤雄基(立教大学)、宋 志勇(南开大学)、盐出浩之(京都大学)、金 Kyongtae(全南大学)、郑 淳一(高丽大学) 第3场(15:45-16:00)总主持人: 李 恩民(樱美林大学) 【总结】三谷 博(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闭幕致辞】赵 珖(高丽大学名誉教授) ※同声传译 中文⇔日语:丁 莉(北京大学)、宋 刚(北京外国语大学) 日语⇔韩语:李 惠利(韩国外国语大学)、安 暎姬(韩国外国语大学) 中文⇔韩语:金 丹实(自由职业)、朴 贤(京都大学) ※会议及资料详情,请参照以下链接。 ・会议概要 ・会议资料 -
欢迎参加第15届SGRA中国论坛“亚细亚(ASIA)如何被构建,摩登(MODERN)造就怎样的变化?-空间亚洲的形成与生活世界的近代∙现代-”
SGRA中国论坛将通过在线(Zoom)形式进行。参会者无需打开摄像头和话筒即可参加本次在线论坛,欢迎踊跃报名。参会需事先网上注册。 题目:“亚细亚(ASIA)如何被构建,摩登(MODERN)造就怎样的变化?-空间亚洲的形成与生活世界的近代∙现代-”时间: 2021年11月20日(周六)北京时间下午3点~4点30分(京都时间下午4点~5点30分)形式: Zoom Webinar | 日中同声传译 共同主办: 渥美国际交流财团关口全球研究会(SGRA) 北京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 清华东亚文化讲座后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参会报名(请通过以下网址进行注册)https://us02web.zoom.us/webinar/register/WN_oefAUZ69QMaxwXm1GvLrjw 咨询:SGRA事务局([email protected] +81-(0)3-3943-7612) ■论坛主旨本演讲将以山室信一老师(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的『アジアの思想史脈―空間思想学の試み』(人文書院,2017年。徐静波译《亚洲的思想史脉——空间思想学的尝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计划于近期出版)以及《走进摩登语的世界——通过流行语探索近现代》(岩波新书,2021年)等专著为线索,探讨如何从概念词与日常用语的视角入手讨论“亚洲这一空间是如何通过翻译∙留学等被构建起来”彼时,空间中的“现代(Modern)与全球化(Globalization)等词给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了怎样的变化”等问题。 ■论坛内容【大会主持】孙 建军(北京大学日本语言文化系)【开幕致辞】今西淳子(渥美国际交流财团)【致辞】野田昭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演讲】山室信一(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亚细亚(ASIA)如何被构建,摩登(MODERN)造就怎样的变化? -空间亚洲的形成与生活世界的近代∙现代-》【评论】 王 中忱(清华大学中文系) 刘 晓峰(清华大学历史系) 赵 京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林 少阳(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科)【闭幕致辞】王 中忱(清华大学中文系|清华东亚文化讲座) ■主讲人寄语本演讲首先从翻译以及留学等思想连接的角度出发,探讨欧洲人带来的空间概念“亚洲”如何被当地居民塑造成为他们自我认同的对象及这种认识产生的意义。其中,如何关联起本土的(Local)、国家的(National)、地域的(Regional)、全球的(Global)这四种空间层次与思想存在样态,尤为重要。 其次,在被构建出的“亚洲”这一空间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何变化?我将从近代与现代这两个“Modern”入手开展讨论。其中,我将以与摩登女郎(Modern Girl)发型以及服装的长短变化相关的“毛断嬢”与“裳短嬢”等字形表达为例,说明摩登语如何具像化;如何通过照片、绘画以及漫画等手段视觉化,都是问题的关键。 通过讨论上述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对于亚洲而言现代(Modern)、全球化(Globalization)以及美国主义(Americanism)意味着什么。在这部分讨论中,我希望各位能突破思想以及研究领域的局限,重新思考更广泛意义中的社会生活理想样貌,并一起讨论这种生活方式(way of life)。我相信,其中一定包含各位对于新冠疫情中的亚洲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期待。 本次演讲将结合空间、社会生活与语言(概念和流行语)这三个维度,在思考如何将这三点结合起来、探索方法论的过程中,我提出了“思想连锁”与“思词学”的研究视角。今天演讲中也将提及我的探索路径,还请各位畅所欲言,不吝批评指正。 ※论坛的详细内容请参考以下链接:汉语版日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