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所示,第9届日本・中国・韩国国史对话的可能性会议将于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想参加此次会议的人员,请提前登录报名。 Webinar网络会议不开启听众的摄像头和麦克风,请大家自由参加。
大会议题:「东亚的“国史”与东南亚」
日 期:2024年8月10日(周六)9:00~12:30(泰国时间)、10:00~13:30(北京时间)
8月11日(周日)9:00~15:30(泰国时间)、10:00~16:30(北京时间)
会 场:朱拉隆功大学(泰国曼谷市) + 线上(Zoom Webinar)
语 言:论坛配日中韩同声传译
主办方:日本・中国・韩国国史对话的可能性组织委员会
协办方:渥美国际交流财团关口全球研究会(SGRA)
赞助:东京俱乐部
※报名参加(入场费:免费)
联系我们:SGRA事务所(
[email protected]、+81-(0)3-3943-7612)
■举办主旨
“国史对话”项目,通过加深中日韩“国史”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共同搭建知识平台,为克服存在于三国之间的历史认识问题提供智慧,以此为目的,多次展开了对话。第1届对话确认了中日韩各国的国史研究和历史教育状况,并以此为起点,之后几届对话从13世纪起,随着时代的推移设置不同的大会主题,进一步加深了对话。在新冠病毒席卷全球期间,一直以线上举办的形式持续对话,并考虑到其特性,一直围绕历史学相关的及时性主题进行探讨。
随着去年论坛重新恢复面对面举办,对话的主题定为“国史对话”项目最初就构想过的“20世纪的战争・殖民统治与和解的历史叙述”。此次论坛从多个角度展开了丰富的对话,部分实现了“国史对话”的目标。今后,该如何强化这8年对话建立起来的中日韩国史研究者之间的交流网,以及应该以怎样的方针继续对话,是需要思考的课题。
本次第9届“国史对话”承接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将举办地“东南亚”与各国国史的关系设置为会议主题,主要讨论从过去到现在,中日韩的国史研究为什么,以及是如何关注东南亚地区的等相关问题。在过去不同的历史阶段,各国与东南亚都有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和“往来”。这些既有政府间的关系,也有不受限于此的人员流动与物品流通。这些关系,以及对这些关系的关注形态,各国情况大不相同。除了阐明其中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之外,作为条件比较相近的事例,还与自己国家的发展进程作对比。“东南亚”这一框架,原本就与国民国家和“东亚”框架一样,是世界遭逢巨变的产物,是历史学考察的对象之一。
在此次研讨会上,活跃在各国第一线的领军学者将介绍过往的研究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并探讨这些研究是在怎样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展开的。选用这样的手法和视角,会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产生怎样的影响?又能为今后带来怎样的展望?本次研讨会通过讨论和对话,将中日韩的国史对话置于更加多元的语境中,让对话更加开放,为思考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机会。
■会议流程
8月10日(周六)9:00~12:30(泰国时间)、10:00~13:30(北京时间)
【第1场(9:00-10:30)主持人:刘 杰(早稻田大学)】
开幕致辞:三谷 博(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主旨演讲:杨 奎松(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后殖民时代“国族主义”碰撞原因之考察—以毛时代中国应对领土争端的策略变化为线索
【第2场(11:00-12:30)主持人:南 基正(首尔大学)】
报告:Pattajit Tangsinmunkong(陈玉珍)(东京大学)
“竹子外交论”中的大国关系与小国意识
吉田纯巳(三井文库)
日本近代史与东南亚——围绕20世纪30年代的评价
尹 大荣(首尔大学)
韩国的东南亚史研究
高 艳杰(厦门大学)
侨务与外交:中国政府对1959年印尼排华问题的反应
8月11日(周日)9:00~15:30(泰国时间)、10:00~16:30(北京时间)
【第3场(9:00-10:30)主持人:彭 浩(大阪公立大学)】
指定讨论和自由讨论
讨论者:
【韩国】郑 栽贤(木浦大学)、韩 成敏(高丽大学)
【日本】佐藤雄基(立教大学)、平山 升(神奈川大学)
【中国】郑 洁西(温州大学)、郑 成(兵库县立大学)
【第4场(11:00-12:30)主持人:郑 淳一(高丽大学)】
自由讨论
讨论总结:刘 杰(早稻田大学)
【第5场(14:00-15:30)主持人:盐出浩之(京都大学)】
今后的国史对话
闭幕致辞:宋 志勇(南开大学)
※同声传译
中文⇔日语:丁 莉(北京大学)、宋 刚(北京外国语大学)
日语⇔韩语:李 惠利(韩国外国语大学)、安 暎姬(韩国外国语大学)
中文⇔韩语:金 丹实(自由职业)、朴 贤(京都大学)
※会议及资料详情,请参照以下链接。
・会议概要
日文网页
韩语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