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RA报告(中文)

  • SGRA 报告 No. 101 第七届 “日本・中国・韩国国史对话的可能性” 《“历史大众化”与东亚历史学》

    SGRA 报告 No. 96  中文版  日语版  韩语版   第 69 届SGRA论坛演讲记录 第七届 “日本・中国・韩国国史对话的可能性” 《“历史大众化”与东亚历史学》 2023年 8月 2日发行   〈论坛主旨〉 在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国史对话”尝试以线上方式举办研讨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鉴于目前改善活动的举办环境尚难以实现的现实,本次论坛继续以深化一直以来的与会者之间的对话为侧重进行了本次策划。   围绕各国历史学的现状,国史研究者们就各自所怀学术困扰进行交流,分享各自对各国现状的认知与理解,以期为今后的持续性对话打下基础,是本次论坛的一大目的。研究者们目前所面临的学术困扰体现在多个方面,本次论坛将会有所侧重。在各国社会形势持续变化、各种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媒体急速发展的背景下,为应对新的需求而出现了历史相关叙述以多种形式持续增殖的现象,但国史专家们的声音却并未传达到关心历史问题的人们那里,并且现在的历史学无法完全应对这个问题,本次论坛试图将这个危机意识设定为具体的讨论议题。   虽处在相同的背景下,但因各国社会发展变化的情况各不相同,具体状况自然多种多样,我们暂且将这种现状认识统称作“历史大众化”,在此基础上请各国研究者就本国现状进行报告,力图将本论坛打造成为各位研究者开诚布公地交流各自学术困扰,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的平台。     〈目录〉 第1场 [总主持人:李 恩民(樱美林大学)] 前言  李 恩民(樱美林大学) 论坛主旨  彭 浩(大阪公立大学) 【问题提出】 共同思考“历史大众化”  韩 成敏(高丽大学) 【指定讨论1(中国)】 我所接触的公众史学 郑 洁西(温州大学) 【指定讨论2(日本)】 日本正在发生的事:“历史学”专家的立场与边界 村 和明(东京大学) 【指定讨论3(韩国)】 韩国“公共历史学”的现状与课题 沈 哲基(延世大学) 【评论】 对指定讨论的回应 韩 成敏(高丽大学)     第2 场 [主持人:南 基正(首尔大学)] 自由讨论 论点整理:刘 杰(早稻田大学) 成员:问题提出者、讨论者、国史对话项目参与者   第3 场 [总主持人:李 恩民(樱美林大学)] 总结 三谷 博(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闭幕致辞 赵 珖(高丽大学名誉教授)   讲师简介 代后记 金 𡇇泰 参加者名单
  • SGRA 报告 No. 96 第六届 “日本・中国・韩国国史对话的可能性” 《人的移动与边界・权力・民族》

    SGRA 报告 No. 96  中文版  日语版  韩语版   第 66 届SGRA论坛演讲记录 第六届 日本・中国・韩国 国史对话的可能性 《人的移动与边界・权力・民族》 2022年 9月 30日发行   〈论坛主旨〉 本“国史对话”项目的目的是促进各个国家的国史研究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自2016 年发起至今已成功举办了5 届。诸多参与者跨越国境齐聚一堂,围绕各国历史研究的现状与挑战、个案实证研究展开讨论,深化了交流。第5 届正值全球性新冠肺炎肆虐,仍秉持着应继续对话的方针,首次尝试线上举办,虽然众多与会者的发言很有意义,收获甚多,但也因讨论时间较短,对内容的吸收理解略显不足。本次会议在以往经验上做出新的尝试,以时间充足的自由讨论为主,大胆设定了更大的主题。此次会以问题提出与几则评论为开端,充分展开跨越国家、地域、时代的讨论,以期进一步深化一直以来不断扩大的与会者的交流网。   〈问题提出〉 “从人的移动看近代日本:国境・国籍・民族” 从古至今,跨越国家和地域的人的移动一直都存在。但是,当历史以国家为单位、被作为国民的历史书写时,移动者的经验便会从历史中遗漏。那么反过来说,在围绕历史进行的对话当中,可以说人的移动足以成为最优选的话题之一。   关于“人的移动与边界・权力・民族”这个主题,我将在问题提出部分以近代日本的经验为素材提出论点。导入部分,我会先基于报告者对美国的冲绳系社区的实地调查对现代世界中的民族集团(ethnic group)作一概述。   第一个问题以近现代左右人的移动的国境和国籍问题为焦点。作为具体事例,我将介绍20 世纪上半叶日本统治下的冲绳和朝鲜以及战后美国统治下的冲绳的对外移民状况。我想指出,国境和国籍与近现代的主权国家体制和国际政治结构(帝国主义和冷战)密切相关。   第二个问题将关注跨越国家和地域的民族集团的形成、以及不同于国家间关系的民族间关系的形成。这都是人的移动对政治、社会秩序产生的冲击。作为具体事例,我将探讨20 世纪上半叶在夏威夷的日裔居民与华裔居民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此基础上,我希望就近现代的人的移动与前现代有何异同,以及以国家为单位进行比较时会有何发现等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盐出浩之(京都大学)     〈目录〉 第1场 [总主持人:李 恩民(樱美林大学)] 【举办主旨】 引言 村 和明(东京大学) 【问题提出】 从人的移动看近代日本:国境・国籍・民族 盐出浩之(京都大学) 【指定讨论1】 13-14世纪蒙古帝国时期的人的移动 韩国:赵 阮(釜山大学) 【指定讨论2】 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人口移动 中国:张 佳(复旦大学) 【指定讨论3】 古代及中世日本的出入境管理 日本:榎本 涉(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 第2场 指定讨论 [主持人:南 基正(首尔大学)] 【指定讨论4】 近代韩国人的移动 韩国:韩 成敏(世宗大学) 【指定讨论5】 从中心到边缘——关于“佐米亚(Zomia)”概念 中国:秦 方(首都师范大学) 【指定讨论6】 帝国、人权、南洋——政治思想视角下的思考 日本:大久保健晴(庆应义塾大学) 回应指定讨论者 盐出浩之(京都大学) 自由讨论1 讲师与指定讨论者 第3场 自由讨论2 [主持人:彭 浩(大阪市立大学)] 论点整理:刘 杰(早稻田大学) 成员(国史对话项目参与者): 市川智生(冲绳国际大学)、大川 真(中央大学)、佐藤雄基(立教大学)、平山 升(神 奈川大学)、浅野丰美(早稻田大学)、沈 哲基(延世大学)、南 基玄(韩国独立纪念 馆)、金 𡇇泰(全南大学)、王 耀振(天津外国语大学)、孙 继强(苏州大学) 第4场 自由讨论3 [主持人:郑 淳一(高丽大学)] 成员(国史对话项目参与者): 市川智生(冲绳国际大学)、大川 真(中央大学)、佐藤雄基(立教大学)、平山 升(神 奈川大学)、浅野丰美(早稻田大学)、沈 哲基(延世大学)、南 基玄(韩国独立纪念 馆)、金 𡇇泰(全南大学)、王 耀振(天津外国语大学)、孙 继强(苏州大学) 总结 宋 志勇(南开大学)、三谷 博(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闭幕致辞 赵 珖(高丽大学名誉教授) 讲师简介 代后记 金 𡇇泰、三谷 博 参加者名单
  • SGRA 报告 No. 98 亚细亚(ASIA)如何被构建, 摩登(MODERN)造就怎样的变化? ――空间亚洲的形成与生活世界的近代・现代――

    SGRA 报告 No. 98(中文版 摘抄)   第15 届SGRA 中国论坛 亚细亚(ASIA)如何被构建, 摩登(MODERN)造就怎样的变化? ――空间亚洲的形成与生活世界的近代・现代―― 2022年6月9日发行     〈论坛主旨〉 本演讲以山室信一老师(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的『アジアの思想史脈―空間思想学の試み』(人文書院,2017 年。徐静波译《亚洲的思想史脉——空间思想学的尝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计划于近期出版) 以及《走向摩登语的世界——通过流行语探索近现代》(岩波新书,2021 年)等专著为线索, 探讨如何从概念词与日常用语的视角入手讨论“亚洲这一空间是如何通过翻译・留学等被构建起来”, 以及彼时, 空间中的“现代(Modern) 与全球化(Globalization) 等词给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了怎样的变化”等问题。   〈目录〉 【开幕致辞】 介绍―开幕致辞― 今西淳子(渥美国际交流财团) 野田昭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演讲】 亚细亚(ASIA)如何被构建, 摩登(MODERN)造就怎样的变化? ――空间亚洲的形成与生活世界的近代・现代―― 山室信一(京都大学名誉教授) 【评论与回应】 [评论1] 王 中忱(清华大学中文系) [评论2] 刘 晓峰(清华大学历史系) [评论3] 赵 京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评论4] 林 少阳(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科) 【提问与回答】 提问:论坛与会者/回答:山室信一 【闭幕致辞】 王 中忱(清华大学中文系) 演讲者简介 代后记 孙 建军(北京大学日本语言文化系)
  • SGRA 报告 No. 94 第五次 “日本・中国・韩国国史对话的可能性”圆桌会议 《19世纪东亚传染病的流行和社会对策》

    SGRA 报告 No. 94  中文版  日语版  韩语版   第 65 届SGRA论坛演讲记录 第五次 日本・中国・韩国 国史对话的可能性 《19世纪东亚传染病的流行和社会对策》 2021年12月 15日发行     〈论坛主旨〉 在东亚地区持续的交流史中,探讨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对中日韩三国造成的影响以及社会的应对对策。传染病不是单个国家的问题,它经由国与国之间频繁往来的商人和使节等人群扩散开来,对许多人造成了危害。为减少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伤害度,各国都摸索了许多应对方法。为此,各国间共享了治疗传染病的医学知识,并制定了防疫相关的管制规则等。通过了解各国如何认识传染病问题,准备了何种应对措施,进而思考各国的相互合作及其界限。 〈目录〉 第1场 [主持人 :村 和明(东京大学)] 【欢迎致辞】 引言 今西淳子(渥美国际交流财团)   【开幕致辞】 第5届 圆桌会议致辞 赵 珖(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   【报告论文1】 开港期朝鲜的霍乱流行与开港场检疫问题 朴 汉珉(东北亚历史财团)   【报告论文2】 19世纪后半叶日本的传染病对策与开港场 市川智生(冲绳国际大学)   【报告论文3】 中国卫生防疫的近代演变与性格 余 新忠(南开大学)   【指定讨论】 [指定讨论1]报告点评 金 贤善(明知大学) [指定讨论2]报告点评 盐出浩之(京都大学) [指定讨论3]报告点评 秦 方(首都师范大学)   第2场 [主持人 :南 基正(首尔大学)] 自由讨论 论点整理 :刘 杰(早稻田大学)   自由讨论 :小组成员(国史对话项目参与者)   总  结 :宋 志勇(南开大学)   评  论 :明石 康(联合国前副秘书长)   闭幕致辞 :三谷 博(迹见学园女子大学)   预交评论   代后记 金 𡇇泰、金 贤善、平山 升   作者简介   参加者名单
  • SGRA 报告 No. 93 重新探讨作为东西思想接触圈的日本近代美术史

     SGRA 报告 No. 93(中文版 摘抄) 第14 届SGRA 中国论坛重新探讨作为东西思想接触圈的日本近代美术史2021年6月18日发行 〈论坛主旨〉江户时代晚期以降,西方的各种理论传入日本,此前一直以中国美术为范式的绘画方面也在吸收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受到西方理论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东方绘画传统和理念也影响了西方画家,这种相互影响在日本和中国又发生了重新评价的现象。本届论坛旨在厘清这些复杂的影响关系,将日本近代美术史置于东西方思想交汇的场域中进行重新把握,探讨东亚多种文化的影响关系。  〈目录〉【开幕致辞】 介绍―开幕致辞― 今西淳子(渥美国际交流财团)高桥耕一郎(国际交流基金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演讲】 中国古典与西欧绘画的理论性邂逅—重新探讨作为东西思想接触圈的日本近代美术史 稻贺繁美(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以上职务均于2021 年3 月末退休离任,现为名誉教授。现为京都精华大学教授。 【评论】刘 晓峰(清华大学历史系) 塚本麿充(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王 中忱(清华大学中文系)/ 高华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代读 林 少阳(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系) 【自由讨论】 讨论嘉宾与参会人员一起回答提问  演讲者简历  代后记孙 建军(北京大学日本语言文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