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RA报告(中文)

  • SGRA 报告 No. 102 “现代”之冲击与百年亚洲: 异中有同、嬗变而流转之全球化

    SGRA 报告 No. 102(中文版 摘抄)     第16 届SGRA 中国论坛 “现代”之冲击与百年亚洲: 异中有同、嬗变而流转之全球化 2023年6月14日发行   〈论坛主旨〉 2021年的论坛山室信一老师(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以『アジアの思想史脈―空間思想学の試み』(人文書院,2017 年。徐静波译《亚洲的思想史脉——空间思想学的尝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计划于近期出版)以及《走向摩登语的世界——通过流行语探索近现代》(岩波新书,2021年)等专著为线索进行了题为《亚细亚(ASIA)如何被构建,摩登(MODERN)造就怎样的变化?》的演讲。作为续篇,本次论坛将对上次提出的空间理论、时间理论、性别理论中的理论转向的具体出现进行思考,并探讨其对生活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冲击,以及其如何与我们现在的时空感觉、身体感受性、伦理规范等相通的问题。   〈目录〉 【致辞】 野田昭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演讲】 “现代”之冲击与百年亚洲: 异中有同、嬗变而流转之全球化 山室信一(京都大学名誉教授) 【评论1】 今天阅读山室信一先生的意义 陈 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评论2】 对山室教授演讲的一点感想 高 华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回应】 听取评论后的感想 山室信一(京都大学名誉教授) 【自由讨论】 主持: 林 少阳(澳门大学历史系/ SGRA /清华东亚文化讲座) 讨论: 陈 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高 华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山室信一(京都大学名誉教授) 【闭幕致辞】 刘 晓峰(清华东亚文化讲座/清华大学历史系) 演讲者简介 代后记
  • SGRA 报告 No. 101 第七届 “日本・中国・韩国国史对话的可能性” 《“历史大众化”与东亚历史学》

    SGRA 报告 No. 96  中文版  日语版  韩语版   第 69 届SGRA论坛演讲记录 第七届 “日本・中国・韩国国史对话的可能性” 《“历史大众化”与东亚历史学》 2023年 8月 2日发行   〈论坛主旨〉 在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国史对话”尝试以线上方式举办研讨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鉴于目前改善活动的举办环境尚难以实现的现实,本次论坛继续以深化一直以来的与会者之间的对话为侧重进行了本次策划。   围绕各国历史学的现状,国史研究者们就各自所怀学术困扰进行交流,分享各自对各国现状的认知与理解,以期为今后的持续性对话打下基础,是本次论坛的一大目的。研究者们目前所面临的学术困扰体现在多个方面,本次论坛将会有所侧重。在各国社会形势持续变化、各种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媒体急速发展的背景下,为应对新的需求而出现了历史相关叙述以多种形式持续增殖的现象,但国史专家们的声音却并未传达到关心历史问题的人们那里,并且现在的历史学无法完全应对这个问题,本次论坛试图将这个危机意识设定为具体的讨论议题。   虽处在相同的背景下,但因各国社会发展变化的情况各不相同,具体状况自然多种多样,我们暂且将这种现状认识统称作“历史大众化”,在此基础上请各国研究者就本国现状进行报告,力图将本论坛打造成为各位研究者开诚布公地交流各自学术困扰,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的平台。     〈目录〉 第1场 [总主持人:李 恩民(樱美林大学)] 前言  李 恩民(樱美林大学) 论坛主旨  彭 浩(大阪公立大学) 【问题提出】 共同思考“历史大众化”  韩 成敏(高丽大学) 【指定讨论1(中国)】 我所接触的公众史学 郑 洁西(温州大学) 【指定讨论2(日本)】 日本正在发生的事:“历史学”专家的立场与边界 村 和明(东京大学) 【指定讨论3(韩国)】 韩国“公共历史学”的现状与课题 沈 哲基(延世大学) 【评论】 对指定讨论的回应 韩 成敏(高丽大学)     第2 场 [主持人:南 基正(首尔大学)] 自由讨论 论点整理:刘 杰(早稻田大学) 成员:问题提出者、讨论者、国史对话项目参与者   第3 场 [总主持人:李 恩民(樱美林大学)] 总结 三谷 博(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闭幕致辞 赵 珖(高丽大学名誉教授)   讲师简介 代后记 金 𡇇泰 参加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