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RA报告(中文)
金 𡇇泰 第八届国史对话报告书
8 月 8 日,第 8 届日本・中国・韩国国史对话的可能性“20 世纪的战争・殖民统治与和解的历史叙述——教育・媒介・研究”在略微阴沉的天气中线上线下同步拉开帷幕。早稻田大学内的会场里,开放给一般听众的座位也座无虚席。第一天的会议共分为四场,第 1 场会议在村和明老师(东京大学)的主持下进行。在正式报告开始之前,刘杰老师(早稻田大学)作了开幕致辞,三谷博老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宣读了主旨说明,报告人、讨论者以及各位参加者进行了自我介绍。刘杰老师表示,他期待我们能够在历届“国史对话”的基础上,冷静而沉着地探讨各国目前是如何讨论 20 世纪的战争、殖民统治与和解的问题的,并强调希望本次会议成为彼此倾听对方国家的历史认识的机会。
三谷博老师首先提出了“为了未来”这一关键词。他表示,在国史对话项目策划之初,就想要尝试讨论这次的主题,现在终于得偿所愿,对此感到非常高兴。随后,他冷静地讲解了筹办国史对话这一大型学术性聚会的契机。日本以及其他国家持续开展历史对话之时,却因各国政府采取了对立政策而造成了倒退的后果。但即便如此,历史对话还是得以重新开启,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
第 2 场至第 4 场会议分别以教育、媒介和研究为主题,进行了论文报告和讨论。以“教育”为主题的第 2 场由南基正老师(首尔大学)主持。首位报告人是金泰雄老师(首尔大学),他报告的题目为《解放后韩国知识界的去殖民话语及历史叙事架构的变化》。该报告介绍了韩国解放(1945 年 8 月 15 日独立)后历史教科书中历史叙述的变化过程,对韩国的国内外政治与历史教科书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追溯。
唐小兵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在他报告的《历史记忆的战争与历史书写的伦理——有关 20世纪中期中国的“历史之战”》中,介绍了对长春包围战的相反记忆及评价,提出了历史与启蒙之间的紧张关系问题。在题为《日本的历史教育如何讲述战争与殖民统治——基于教科书与教育现场的思考》的报告中,盐出浩之老师(京都大学)阐述了日本在战后教科书编撰方面发生的变化及变化的诱因。尤其是教科书在教育现场中的认知和使用方式,以及当前所面临的课题(作为加害者和受害者的两面性等)都是之前很少会涉及的内容,我认为这些对韩国和中国的研究者来说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在随后的讨论中,我们首先听到了来自日本教育现场的教师们的苦恼。他们提出了如何教授新的历史综合科目的问题,以及尽管史料在历史教育中很重要,但在教育现场很难集中处理的局限性(如因入学考试等原因)等问题。韩国和中国的学者也分享了类似的经历和苦恼。此外,还讨论了记忆如何被用于启蒙和共情(其方向可能与严格的历史事实不同)的事例,以及个人各种记录(也可能与历史事实不同)等材料受到关注的问题。不少意见认为不能对此持否定态度,这是本次“对话”的主要论点之一。
第 3 场会议的主题是“媒介”,由李恩民老师(樱美林大学)主持。江沛老师(南开大学)在他报告的《自保、爱国与屈从:一个伪满“合作者”的心态探微》中,探讨了中国人对中日战争的看法。尽管中国将其明确记载为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但当时生活在中国的人们是否
也持相同看法,江沛老师通过一位人物的日记进行了分析。当时对人们来说生存很重要,而且还存在着不同面孔(叛国和爱国)的人。他指出历史学家应该将关注点转向弱势民众,并尊重每个人的尊严。
福间良明老师(立命馆大学)在他报告的《战后日本的媒介文化与“战争叙事”的变迁》中,以电影为中心,介绍了媒体在谈论战争方面的变化趋势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他详细阐述了长期以来人们对那些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的情况所感到的纠结与矛盾,在这些纠结与矛盾已经变得模糊不清的当下,福间良明老师抛出了历史研究者在市民社会中应该扮演何种角色的课题,这些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李基勋老师(延世大学)以《现代韩国媒体的殖民地,战争经验形象化及其影响——以电影、电视剧为中心》为主题分析了韩国的战争电影。在韩国,殖民地经历和战争经历是不同的。然而在形成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它们常常被放在一起讨论。通过电影的方式,展示了典型的善与恶的二元对立形象,以及随着 21 世纪的临近而发生变化的面貌。
第 4 场会议的主题是“研究”,当天的最后一场会议由宋志勇老师(南开大学)主持。安冈健一老师(大阪大学)在他报告的《“我”的历史,“我们”的历史——以色川大吉的“本人史”论为线索》中,将“游离”于传统历史观之外的普通民众对历史的认知,以及历史学对此的认知作为主题。通过书写自己的历史,可以留下一个不被刻板历史所淹没的故事。安冈健一老师建议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利用这一点,而这正是历史学可以为市民社会做出贡献的地方。
梁知惠老师(东北亚历史财团)在她报告的《在“发展”之外,书写新的历史的可能性:韩国殖民地时期经济史研究的方向》中,首先对韩国殖民地经济史研究的几个方向(殖民地掠夺论、殖民地近代化论以及殖民地近代性论)进行了说明。然而,随着进入 21 世纪,现有研究动向的速度逐渐减缓,同时出现了与学术讨论无关的激烈政治攻击,使该领域面临危机。尽管如此,一些批判性对策,如环境和生态问题等持续涌现,为这一研究注入了新的希望。
陈红民老师(浙江大学)在他报告的《民国时期中国人对“日本军阀”的认知》中,以附着在用语上的历史性为问题意识,关注了“日本军阀”一词。他强调,我们所熟知的历史用语在当时的语境下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根据时代、发言主体以及阵营的不同,有时甚至以不同的语境来使用。在当前学术界积极推动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以及利用大数据的背景下,我们期待具有这种问题意识的研究能够得到积极的尝试。
在最后一场的讨论时间里,三国研究者主要围绕(非历史学家)个人撰写历史的问题(历史和个人史的冲突可能性),历史学家介入个人历史写作的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尽管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对个人史和自我史写作的积极叙述仍然非常有趣。最后,刘杰老师总结了第一天的主要论点。简而言之,他指出,三国在近代所经历的不同历史背景导致了各国战后历史的不同侧重点。基于这些不同背景(积极的方面)进行了各种探索,但如何弥合这些不同历史观之间的差距仍然是个问题。刘杰老师还指出,在创造所谓的东亚新历史方面,在历史教育上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日本的历史综合、韩国的东亚史以及中国上海的尝试)。在这种情况下,历史学家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本次报告中,政治与历史、历史与道德、史料问题成为焦点。如果以这种问题意识为基础的努力持续下去,历史和解有希望得到实现。
8 月 9 日是“全体讨论”日。在开始之前,三谷博老师发表了评论。他根据个人的研究经验,细致地讲述了如何将公众与历史联系在一起这一课题。也就是说,在有些研究主题可能没有任何史料,或史料方面有局限性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可以创作故事,他希望我们可以谨慎处理这个两难境地。
讨论共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第 5 场会议由郑淳一老师(高丽大学)主持。在这一环节,指定讨论者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分别是金宪柱老师(国立韩巴大学)的“三个国家在不同语境下的受害者叙事”,“日本上世纪 50 至 70 年代的媒体文化能否成为当今时代的替代方案”,“对伪满 ‘合作者’的平面化解读”;袁庆丰老师(中国传媒大学)的“在伪满洲国制作的电影应该看作是哪个国家的电影”; 吉井文美老师(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的“个人眼中的历史的相关事例(英国矿山经营者内森)与战争和殖民统治的多元理解的可能性”, “韩国和日本在政治对立时期举行的韩日共同展览中表现出的可能性”;史博公老师(中国传媒大学)的“抗日神剧的衍生逻辑和传播方式及其对普通大众的影响”。
大家就新教科书的问题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虽然这一课题仍然面临许多挑战,比如历史综合应由谁来教授以及对内容的批评等问题。但为了激发学生们对日本历史的兴趣,大家正在努力改进之前存在的问题。三谷博老师补充说明了在融合世界史和日本史,以及重视全球化和与邻国的关系等两个要素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今后应该努力制定正确的指导方针。
现场听众也发表了一些有意义的观点。川崎刚先生(前朝日新闻记者)介绍了一个案例,他指出媒体上的历史文章存在问题,因为这些文章是由年轻记者撰写的,他强调这是一个事实,因为主要媒体的记者都接受了大学教育,所以并不能说教育制度方面没有责任。年轻记者无法亲历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因此不可避免地会有局限性。最后,他呼吁学术界与年轻记者合作,因为今后会有很多涉及关东大地震 100 周年纪念的文章。这一评论与本次对话的主题相符。历史研究者需要保持专业性,同时也需要承担新时代所要求的新职责,他们需要具备与不同“群体”沟通的能力。
第 6 场会议由彭浩老师(大阪公立大学)主持。除了张晓刚老师(长春师范大学)的“论施明儒日记的真实性”;金澔老师(首尔大学)的“生态史能否超越民族国家史”、“对共同体中平庸之恶和遗留任务的思考”、“历史教育应超越‘为什么’和‘怎么做’,还要给出‘去哪里’的方向”、“建议讨论历史学的未来,要包含对人的尊重”;平山升老师(神奈川大学)的“国家史与地方(区域)史的关系”、“地方培养专业历史学家的基础问题”、“以修学旅行为例的地方史(教育)与观光的两难问题”等指定讨论以外,现场教师们就“中国学生对于近代化的认识问题的原因”(市川智生老师(冲绳国际大学))以及将史料批判教材化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议。
最后,赵珖老师(高丽大学名誉教授)致闭幕词,并由渥美国际交流财团常务理事今西淳子进行了会议回顾。赵珖老师表示,这是近来最令人满意的一次会议,因为是时隔许久召开的面对面会议,大家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进行讨论。在 2025 年即将到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80周年之际,三国将以光复、胜战、终战等不同的用语和概念,理解这一事件并对其进行历史评价,赵珖老师期待国史对话能够在其中发挥作用。今西淳子常务理事回顾了迄今为止的“国史对话”的历程,并约定明年在泰国再次相见。
在第 8 届国史对话中,三国研究者讲述了各自国家所处的现实情境以及在此背景之下产生的难题。在 20 世纪充满动荡的国际形势下,尽管三国都位于东亚地区,却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各国的历史研究者都在思考如何评价和记录历史,而这也成为历史研究的一部分。通过本次对话可以看出,有关本国历史的评价和解释的讨论仍在继续,还有很多尚未“解决”的部分。
然而,希望仍然存在。这些纠结与难题有一些是共通的,还有一些是在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中发生的。通过分享各国历史上的讨论和困扰,可以找到推动三国之间历史对话朝着更合理、积极的方向发展的线索。笔者任职于培养初高中历史教师的历史教育系。本次对话就我个人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经历,我将活用此次经验,同学生和教师们共同努力。在这次对话中,我有幸得到与日本教育领域的教师交流的机会。与研究者一样,这些教师也有与韩国教师类似的困扰。我认为,不仅是研究者,中国、韩国、日本的教师和研究者也应该努力创造更多沟通的机会。
在此次对话中,最广泛讨论的焦点是个人历史和历史教育现场的相关问题。这反映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和即将到来的未来,历史学应该扮演何种角色这一问题。在反知性主义蔓延、人工智能发展、出生率下降等快速变化的时代,一些历史研究者感叹历史的作用似乎已经终结。因此,历史学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作用以及是否能够发挥作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历史学需要保留其传统研究方法,同时也需要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就我个人而言,金澔老师所提到的“今后的历史学研究不要再互相侮辱,要加入‘尊重人’的内容”和“要警惕仁义的排他性,培养不仁和不义的感官意识,摒弃过度的义和狭隘的仁”的建议比较印象深刻。我想起了最近看过的电影和书籍。《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作为近年来最有名的电影之一,之所以能引起我的共鸣,就是因为它所传达的互相安慰、与人为善的信息。在《鱼不存在(Why Fish Don’t Exist)》一书中,露露·米勒(Lulu Miller)写出“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我们的生命都很重要”的口号。也许这正是时代的要求,也可以成为历史学的新角色之一。
历史学作为长期形成的学问,若能够遵守基本原则,若能向不同的可能性和方法论敞开大门,若能放下必须通过对决来战胜某些人(无论是历史上的对象还是现在的邻居)的义务感,若能传播这门学科的善意的话,那么我认为历史学将会获得新的生命。而正是本次对话让我的这个期待变得更加丰满了。
(原文为韩语,翻译:洪 龙日)
■金 𡇇泰(Kim Kyongtae)
出生于韩国浦项市,韩国史专业。在高丽大学韩国史学系攻读博士期间,于 2010 年至 2011年间,以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日本文化研究专业(日本史学)外国研究生的身份留学。2014 年在高丽大学韩国史学系获得博士学位。曾任韩国学中央研究院研究员、高丽大学人文力量强化事业团研究教授,目前担任全南大学历史教育系副教授。研究关注战争的破坏性本性与必定从战争所引发的荒原中生长出的和平的历史。
主要著作:《壬辰战争期讲和交涉研究》(博士论文)、《虚势与妥协——围绕壬辰倭乱的三国协商》(东北亚历史财团,2019 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