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RA报告(中文)

陈䶮 “SGRA-V CAFE文化论坛 从《鬼灭之刃》看日本动画的文化力”报告

 

原文为日语,中文翻译:于寧

 

第15届SGRA-V CAFE文化论坛于3月20日(周六)举办。受新冠疫情影响,本次文化论坛的听众均通过线上形式参加,但也得益于线上举办方式,论坛导入同声传译和即时翻译,实现了中日韩三国语言同期进行。本次论坛在策划、筹备、活动当天运营等各环节中,为做好新冠病毒应对以及探索新的线上形式的可能性,需要进行各种全新的尝试,但在听众的积极参与和财团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本次文化论坛被成功“打造”成为令来自世界各地将近200位听众满意的网络研讨会。

 

本次文化论坛的主题设定背后有一个小故事。两年前以中日电影交流为主题的SGRA中国论坛在北京举办,以此为契机,我有了希望举办“动漫”相关主题论坛的想法,并于2019年度的中国论坛,邀请大冢英志老师就“媒体组合”这个被认为是日本漫画・动画产业特征的现象做了演讲。当时反响很好,于是就想在东京举办的SGRA CAFE文化论坛上也举办一次动漫相关主题的活动。最初想的主题是“动漫的文化研究”,但一直没能确定导入这个主题的具体的“入口”。因为动漫研究的历史虽然不长,但随着媒体的发展,动漫自身的存在方式一直在持续急速变化,也因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家、时代以及现象的事例比预想的要多得多。

 

就在我为此烦恼之际,《鬼灭之刃》这部话题之作横空出世,时机堪称完美。票房收入超过《千与千寻》跃居历年排行榜榜首,它不仅吸引了原作粉丝,还引起了世界各地动漫粉丝甚至原本对动漫不感兴趣的人们的关注。于是火速联系动漫研究专家津坚信之老师,请他就“从《鬼灭之刃》看日本动画的文化力”这个主题构思演讲内容。巧的是,津坚老师的著作在中国和韩国均被翻译引进,可以说是本次三国语言举办的网络研讨会的最佳人选。

 

演讲当天,同声传译的老师们自不必说,投影的演示文稿也使用了三国语言。此外,为了即时将汇集到网络研讨会平台问答栏中的评论翻译成其他两国语言,也安排了渥美奖学生在线待命。论坛准时开幕,首先由2016年度的奖学生全相律(来自韩国)介绍了渥美财团和SGRA的基本信息,然后由笔者(来自中国)对演讲嘉宾津坚老师进行了介绍。这部分的人员安排显示了本次论坛运营方的用心。

 

论坛第一部分是津坚老师的演讲,老师首先分析了《鬼灭之刃》大火的原因,并对火爆状况做了说明。之后老师解释称,《鬼灭》剧场版仅以原作粉丝为受众制作,而且该商业模式在很久以前就在日本动漫业界确立,所以它出圈成为空前大热的作品是谁都没有想到的。吉卜力工作室的制片人铃木敏夫说过“(票房收入)到100亿日元是作品的实力,超过了就是社会现象”,对这次“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专家都作出了分析,而津坚老师也举出了两点不可忽视的事实。第一,受新冠病毒传染扩大的影响,大量电影上映延期,电影院中由此产生的空档被用来集中放映《鬼灭》。有一家电影院出现了4块银幕间隔15分钟放映的情况,这在平时是不可能的。

 

第二,剧场版《鬼灭》画面绝美,故事性强,高超的品质让原作粉丝非常满意,在初期阶段的原作粉丝观看期(10天突破100亿日元)的口碑极佳,原作粉丝以外的观众产生“既然评价这么高那就去看一场”的想法,从而产生了非常大的加乘效应。这个“加乘效应”促成了“票房收入历代之首”的结果。题外话,《鬼灭》的台词“全集中”似乎开始在现实世界的各个场景中被使用,津坚老师举例称“总理大臣在国会也用过”。

 

那么,这个火爆的《鬼灭之刃》现象在日本动漫史中应该如何定位呢?津坚老师整理了日本动漫自1960年代走过的历程,分析了它的“魅力”所在。

 

《白蛇传》是日本首部长篇动画电影,是战后的代表作。在它公映后,1963年的电视系列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开创了日本动漫的“特征”与“传统”。每周播放1集,每集30分钟的模式确立下来。当时世界各国对电视动画的供给都不多,在这样的状况下,当时领先的美国的电视动画1集片长5到10分钟,仅介绍一个笑料,这是当时的主流。而日本动画1集的片长是30分钟,可以将角色的情感刻画得更加丰富。之后,随着时代的演变越来越多的电视动画被制作,但1集30分钟的模式在日本延续至今。

 

进入1970年代以后,电视动画《宇宙战舰大和》(1974年)和《机动战士高达》(1979年)侧重不以儿童为受众的复杂剧情和角色的心理描写,确立了以“年轻人(young adult)”为受众的在世界范围内都少见的类型。自此时起,电视动画的人气作品会以原创故事制作长篇动画在电影院上映,被称作“剧场版”的新类型诞生了。通过上述两点,以人气漫画为原作改编电视动画,之后创作剧场版,这一系列的创作风格成为了一种定型,而这也延续到了《鬼灭之刃》。

 

80年代,日本动漫业界迎来了漫画杂志《周刊少年JUMP》连载漫画改编电视动画的全盛期,大量代表作(《龙珠》《灌篮高手》《幽游白书》《浪客剑心》《海贼王》等)各自引领了不一样的风潮。而吉卜力工作室进入专业创作期也是在80年代。宫崎骏导演的《风之谷》(1984年)、《天空之城》(1986年)、《龙猫》(1988年)等对现代进行尖锐批判的一系列带有社会性的作品受到了之前对动漫不感兴趣的观众的关注。

 

90年代以后,以人气漫画为原作的制作风格与吉卜力的原创动画电影均取得发展,并且在动画制作过程中数码化也不断推进,日本独特的数码技术获得发展。

 

对日本动漫的历史进行如上梳理后,津坚老师总结了日本动漫的“独特性”与“文化力”。类型多样且以年轻人为受众,此外,日本动画以2D(二维)数码而不是3DCG(三维计算机图形)为中心发展,并作为新的日本文化向国外输出,引发了对动漫舞台原型的国内景点的关注和动漫中出现的日本料理的流行等现象。

 

在干货满满的演讲之后,进入论坛的第二部分对谈。我作为采访者,围绕着3个话题与津坚老师展开对话。第一个话题与在演讲中未被提及的《鬼灭》剧情内容相关,与历来的JUMP系主人公相比,《鬼灭》主人公的角色设定“成长速度缓慢”、“相对更弱”。津坚老师认为,这与之前的作品并没有太大不同,依然按照日本动画的传统在表达中强调主人公的成长过程。针对“今后谁会看日本动漫”、“观众的多样化及变化会不会影响日本动画”等话题,津坚老师主张,以海外观众正在大幅增长这个事实为前提,应该自初始就以全世界为受众对日本动漫进行策划、制作。

 

最后一个话题是关于“anime”和“animation”的用法上的区分问题,这与津坚老师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论点相关。津坚老师解释道,根据商业anime与艺术系animation的区别、家庭向与成人向的类型区分以及制作风格的不同、地域差异等,对用语的定义也会不同(比如说在欧美《宠物小精灵》被归入家庭向,吉卜力被归入“anime”,迪士尼则被归入“animation”等;而在中国也存在“动画”与“动漫”等用语的区别)。并强调说对于此类用语用法上的区分,具体分析其在不同地区的文化中的变迁史有助于增进理解。

 

第三部分是观众提问环节,由2012年度渥美奖学生Sonja Dale从众多提问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其中有“日本动画的海外开展”、“开始动漫研究的契机”以及“日本动画中的暴力表达”等问题,津坚老师和笔者从各自的经验与理解出发对此作了回答。

 

本次线上版SGRA CAFE文化论坛首次实现了三国语言间的同声传译和即时翻译,它虽已圆满落幕,但据说SGRA计划活用此次经验,以后再追加英语的即时翻译进一步向全世界传达信息。今后的网络研讨会将会呈现何种盛况,值得期待。

 

 

当天的照片请点击此链接查看

 

问卷调查统计请点击此链接查看

 

日语版报告

 

<陈䶮 Chen Yan>

京都精华大学漫画学部专任讲师/2017年度渥美奖学生。北京大学学士、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综合文化研究科硕士・博士课程满期退学。研究领域:动漫史/中日动画・漫画交流史/“动漫”、“IP”概念史等。研究之余,以多栖创作者及策划人身份活跃于中日内容产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