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RA中国论坛

孙建军 “第15届SGRA中国论坛报告”

11月20日日本时间16时、北京时间15时,第15届SGRA中国论坛于线上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亚细亚(ASIA)如何被构建,摩登(MODERN)造就怎样的变化——空间亚洲的形成与生活世界的近代和现代”。主讲人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山室信一先生是亚洲思想史研究界的著名学者,担任评议人的是鼎鼎有名的清华大学王中忱教授和刘晓峰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赵京华教授以及香港城市大学林少阳教授,超过600名学者师生参加了这场云端学术盛宴,参加人数创下了SGRA中国论坛之最。

 

与去年一样,北京大学设置了一个较小的分会场,近20名在校生参会。透过屏幕,京都主会场宛如专业播音室一般。论坛在精心安排当中开始。按照惯例,主办方常务理事今西淳子女士首先致辞,今西常务理事分享了SGRA与山室教授的学术因缘以及本次论坛主题的确定过程。随后由北京日本文化中心野田昭彦主任致辞,野田主任结合东京夏季奥运会和北京冬季奥运会,谈到了“体育”这一概念,强调了人们顺应新冠疫情带来的各方面变化,共同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山室教授的演讲分为四个部分。演讲开始,山室教授首先提出了两个问题,即“‘亚洲’一词到底指的是哪一地理范围?”,“所谓‘摩登’只是一种时间上的区分吗?” 通过提问,引导大家对既往耳熟能详的词语以及由此产生的空间认识、自我认同等重要概念进行反思。随后,山室教授逐步展开,分别阐述了“为什么亚洲和摩登会成为问题?”、“作为思想课题的亚洲——空间论的转向”、“作为思想课题的摩登——时间论的转向与性别论的转向”等话题。演讲的具体内容请读者一定阅读中国论坛的报告书。当山室教授正要进入“性别论”的部分时,受时间所限,只好匆匆结束演讲。值得庆幸的是,明年的SGRA中国论坛将继续邀请山室教授主讲,大家将能够接着聆听性别论和最后部分“理论转向的三角锥与思词学”。

 

评议环节中,王中忱教授高度称赞了山室教授通过将亚洲视为“知的回廊”来解释亚洲近代的自发性和原动力的观点,并对“思词学”寄予了期待。刘晓峰教授赞同进一步挖掘关键词“亚洲”和“摩登”的内在逻辑关系的重要性,指出“近代即为亚洲进行命名和定义的历史”。赵京华教授表示对山室教授以亚洲空间论和语言分析为对象的思想史研究的新路径感受颇深,认为“思词学”比“思想连锁”更有新的意义。林少阳教授高度评价山室教授是“一位凝视亚洲的学者和知识人”,山室教授通过史料缜密而系统的阅读,直接进入这一错综复杂而又常常充满暴力的近代空间,这种研究方法与坚持“作为方法的亚洲”的研究者截然不同。林少阳教授指出,山室教授认为“亚洲”是历史的,因此毫不回避战争这一重大问题及历史中的暴力问题。且亚洲不是封闭的,而是在全球的关系性中的。在此意义上,山室教授的研究具有能解读亚洲未来的重要性。

 

“知的回廊”“思想连锁”“思想断锁”“竞争共存”“理论转向的三角锥”……山室教授带来的头脑风暴将会持续到明年。而对北京大学日语系学生来说,还有一件幸福的事情。论坛之前,日语系学生举办了一场山室教授的新书《通往摩登语的世界:通过流行语看日本的近现代》读书会,有4名学生撰写了读后感。山室教授给他们一一回信,不仅交流了学术,还给学生们写下了许多鼓励的话语,这些话语久久回荡在我的脑海里,令人难忘。

 

当天的照片

问卷调查结果

 

 

<孙建军SUN Jianjun>

1990年毕业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1993年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国际基督教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语言大学讲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讲师,现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本语言文化系长聘副教授。专攻近代日中词汇交流史。著作有《近代日语的起源―幕末明治初期创制的新汉语词汇》(早稻田大学出版部)。